📝 摘抄 又是和亲戚吃饭的一天。我倒是不讨厌和亲戚吃饭,毕竟他们也是热情、好心,花力气做了许多好吃的菜给我吃。但是每天这么吃我也多少有点受不了,我对回家的记忆就是和亲戚吃饭,在家里板凳都坐不热,都没几顿是在自家吃的。每次回来都要走这样一大串流程,虽然客观原因是我回来的机会太少了,这次更是五年没有回来,但这么久没有回来就是想在家里躺着,却天天要出去,就会感到很累。虽说不用做菜,但我又不能像那些小朋友一样进门就是玩手机,更不可能吃饭吃得很快然后躺沙发上玩手机。这该帮忙的得帮忙,一桌吃多久我就得吃多久,聊天也聊不上,我关心的他们不关心,他们关心的我不关心。

    📝 摘抄
    人生,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。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,欢乐地前推后挤、相濡以沫;一旦进入森林,草丛和荆棘挡路,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,寻找各人的方向,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,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,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。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,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。你将被家庭羁绊,被责任捆绑,被自己的野心套牢,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,你往丛林深处走去,愈走愈深,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。到了熟透的年龄,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,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。 ——《亲爱的安德烈》

    📝 摘抄
    以前,我还年轻,虽然是知道一些道理,但我也只是一个为了满足即时欲望的傀儡,是到处摸爬滚打的苟且过来的一种原始生物。我想吃好吃的食物,想听好听的歌,想玩好玩的游戏,想看好看的电影,想谈浪漫的恋爱,想买喜欢的东西。然后,一直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中,沉浸在可以复活重生的游戏中。有很长一段时间,我忘记了时间,忘记了生死,忘记了我只有一次的生命,我哈哈大笑,我谈笑风生,我放肆的玩着,无所顾虑的睡着,好像时间和生命和我无关一样。
    可是当我平静下来的时候,我从虚幻中抽离了出来,回到现实,意识到,我已经三十一岁了,我的余生,好像短到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一样。等到我寿命奖将尽的那一天,我肯定会怀念我的二十岁、三十岁,怀念我那无忧无虑的童年。小时候有大把的时间,我就像这个世界的旁观者,所有的生老病死都和我无关。——wind.ink

    📝 摘抄
    只能说,20岁的时候完全体会不到30岁的感受,30岁时也无法体会70岁的光景。我们不能拿当下的感受去推测未来,这也是人生未知的魅力。
    说人话就是,20、30岁丁克真的太爽了,不代表等到七八十岁还会有这样的感受。二三十岁岁身强力壮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觉得自由最重要,不代表七八十岁还会这样觉得。

    📝 摘抄
    现在很多广告都是去营造一种联想,暗示你使用这个产品就能获得时尚、有品位、令人羡慕的生活,或者就有了健康、阳光、魅力十足的自我形象。
    广告把产品和“生活方式”“自我形象”绑定在一起,通过各种媒体话语,深深地植入你的潜意识之中。于是,很多时候你不是在为功能付费,而是在为某种“生活方式”或者“自我形象”的想象付费,而且甚至是付出十倍、百倍的价格。

    📝 摘抄 那个盘旋在脑海中许久的「我想趁早结束」并不是我真实的想法,而真实的想法是「我想重新开始」——我并不是想下线,只是想重来。

    🗣 闲言碎语 我要把我平时收集的句子一股脑全放上来了

    此条为私密说说,仅发布者可见

    🗣 闲言碎语 大厂程序员也有周例会月例会分享会啥的,但感觉他们在分享日常时都很少会提到这些事,很自然的就过去了,如果是我,肯定一直担心这个事,担心不知道要分享什么,担心没学好分享不出来,这就是差距,无法理解的差距。

    此条为私密说说,仅发布者可见

    🗣 闲言碎语 有点想在死前看下太宰治的人间失格,但会不会看完更压抑更想死了?

    此条为私密说说,仅发布者可见

    🗣 闲言碎语 我说过之前一直去杭州,除了吃大餐和去酒吧外,其余时间不知道要干什么就漫无目的地走着,在街头闲逛,在商场闲逛,在西湖闲逛。后来倒班了,也去不了杭州了,感觉生活变得更加糜烂了,不是在上班,就是在床上。三班四倒是这样的:白班夜班中班休休息,白班先是8:00上到下午4:00,然后休息到晚上12:00再去上夜班,上到第二天早上8:00,然后休息一个白天,第二天下午4:00上中班到晚上12:00,然后第二天休息一天,之后再开始白班,所以我的时间基本都在睡觉,休息时间白班夜班无事,比如夜班,下班后一觉睡到下午5:00,然后起来床上躺一会儿躺到六七点吃一个饭,也可能不吃,吃完又不不知道干什么,一直熬夜玩手机4:00睡觉,睡到第二天的两点多,起床去上中班,中班上完12:00下班后熬会儿夜,熬夜又熬到4:00,然后开始睡觉,睡到第二天的一两点躺床上躺到三四点才起来吃个东西,然后又不知道干什么,晚上又熬夜熬到四点多,然后早上7点起来上白班。最近不知怎么失眠了,晚上也不睡了,就打游戏或者躺床上。

    🗣 闲言碎语 闲聊,这个行为对我来说已经很陌生了。

    📝 摘抄 我们总是喜欢拿“顺其自然”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,却很少承认,真正的顺其自然,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,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。——瑞卡斯

联系方式
  • 1179032865@qq.com
  • 1179032865

关于我

  • 尝试自救中
    哈,自救失败了呢,终究还是大梦一场

那年今日
1 月前

📝 摘抄 我的世界空了,没有一个靠谱的朋友,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,生活一片狼藉,懒惰,自暴自弃,想学点什么充实自己可就是怎么都学不会,感觉自己彻底完蛋了,情绪负面到极点了,却还要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戴上面具,有时候真的想重新来过,看着别人越幸福自己就越痛苦,焦虑,抑郁,无助,我是不是彻底废了啊……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可以理解和倾诉,大概也只有借钱的时候才会想到我把……

2 月前

半年前开了个头,后来就没继续写下去,一直拖着

3 月前

😀 生活 有惊无险的过完了这一天,明天该怎么办

8 月前

🗣 闲言碎语 其实我知道的,他已经有了稳定的社交圈,我永远也融入不进去的,我也不有趣,我也没有特长,我也不会说话,我根本没有能吸引人的地方

11 月前

😀 生活 下午突然头好晕,不知道是熬夜没休息好的原因还是薏米茶的原因(第一次泡,总感觉味道怪怪的)

12 月前

📝 摘抄 有的时候聊着聊着又变到另外一个话题上去了。很多之前想说的,想分享的,其实并没有说出口。特别想找到一个会听我说所有有趣话题的人,但这样感觉我只是去寻找另一个树洞而已,与现在并无差别。有时怀抱着热烈想与人聊天,在见面时又避而不谈。

13 月前

🌍 分享 好耶

14 月前

🌍 分享 想起来兽屋派对那个手环,按上后就掰不开了,差点拿不下来,听别人说解决方案是拿剪刀剪开,啊这。。。仔细看了看它那个结构,好像确实是按上后就掰不开的结构,考虑到它的用途,设计初衷应该故意设计成就是一次性的,戴上后拿下来就需要剪刀剪开,这样就不会出现被使用者以外的人使用的情况,但显然这样的设计还不够合理。

15 月前

📝 摘抄 那个被你我所熟知的寓言如今有了另一个版本——一只青蛙意外落入了荒井。所幸井中横生的青苔为他提供了露水和食物。他存活了下来。但由于井口太高、井壁太滑,青蛙无法离开井底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这只青蛙慢慢习惯了井里的生活。他对自己说:在这口井里,我既不愁吃喝,又无需担忧天敌,简直是可以寄托一生的完美家所。虽然我哪里也去不了,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,毕竟这世上还有我能独享的一井天地。有一天,一只寻水的鸟儿碰巧落在了井旁。青蛙将自己蓄起的露水分享给了鸟儿,并跟她说起了自己的经历、以及要在井底待一辈子的决心。作为回报,鸟儿表示以后也会将自己的故事讲给青蛙听。后来每隔一段时间,那只鸟儿就会如约来到井边,用婉转的嗓音告诉青蛙自己最近的所见所闻。从鸟儿那,青蛙生平第一次听说了会唱歌的鲸鱼、闭着眼游泳的鸭嘴兽、还有壮观的象群迁徙……在某个大雨天,借助井中的积水,青蛙从井底一跃回到了地面。鸟儿知道后很是惊奇。她问青蛙,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个决定?是因为在井中呆厌了吗,还是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?“不是哟,”青蛙说,“只是因为我也想拥有,像你一样的、蓬勃的生命力。”---Zeee